官春云,蒙古族,1938年生于湖北荆州。1959年开始在湖南农学院工作,1981年
一、在科学理论上取得了五个发现
1、第一个提出油菜“冬发”理论和技术(1964)。认为冬油菜要高产必须抓好油菜冬前的生长发育并且要达到一定的生物量,主要技术是适时早播,重施基肥和苗肥,加强冬前培育管理。1972年农业部在长沙举办长江中游四省油菜干部培训班,由官春云主讲“冬发”理论和技术,该技术推广后使长江中游地区油菜单产从50公斤左右提高到100公斤以上。
2、第一个提出油菜不同生育时期器官建成特点。油菜苗前期是主茎节数决定期,苗后期是有效花芽数决定期,蕾薹期是有效胚珠数决定期,开花期是结合子数决定期,成熟期为粒重,油分和蛋白质含量决定期。增加单位面积上总角果数是提高油菜单产的关键,生物学产量和收获指数均对提高经济产量有重要作用。这些观点为油菜高产栽培提供了理论基础,并为国内外油菜界认同。
3、第一个提出油菜按光温生态特性的四种类型(1986):冬油菜冬性-弱感光型,半冬性-弱感光型,春性-弱感光型三种;春油菜春性-强感光型。甘蓝型油菜感温、感光的敏感时期分别为7~8叶期和10~12叶期。对油菜引种、育种和栽培起了重要指导作用,避免不当引种带来的巨大损失。
4、第一个根据形态、生态、细胞遗传学和分子水平等方面的研究结果确定新疆野生油菜就是Sinapis arvensis L.在我国的新分布(1993),是一个新的种质资源。现已利用其不育胞质培育出较稳定的胞质雄性不育系。
5、主持国家973课题“油菜脂肪酸改变的分子机理”,首次通过60Co电离辐射油菜籽获得稳定的高油酸品系48个(油酸>80%、亚麻酸<3%,品质与茶油媲美)和3个新的油酸调控基因Bna
二、在技术发明和创新上取得了五个突破
1、育成我国第一个通过国家审定的优质“双低”油菜新品种湘油11号(1990)。该成果曾获湖南省1987年十大科技成果,1991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是国家“八五”重点推广品种,加快了我国油菜双低化进程。
2、育成我国第一个高抗菌核病油菜品种湘油15号(1997)。2000年前后成为我国推广面积最大的3个油菜品种之一 ,2003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3、第一个研制出居世界领先地位的油菜化学杀雄利用杂种优势新技术(1979年)。发现杀雄剂1号是油菜最佳油菜杀雄剂,揭示了油菜化学诱导不育的细胞学和生理生化机理,创建了化学杀雄利用杂种优势技术体系,并育成油菜强优势杂种组合湘杂油1号和湘杂油6号,确立了我国油菜化学杀雄利用杂种优势研究和应用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2009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4、育成了我国第一个转基因抗虫油菜新品系T5(1998),建立了油菜转基因技术平台。2002年育成
5、第一个研制出适于南方三熟地区油菜早熟品种和“机播机收,适度管理”栽培技术体系。已选育出早熟品种(组合)1358等 5个,参与研制出油菜播种和收获机械3种,以及油菜专用控释肥和化学催熟剂等。现已在双季稻区推广早熟品种3万多亩,机播机收160多万亩。这项技术的推广应用将使南方各省油菜栽培方式全面改革和提升,大大加快南方冬闲田利用步伐,缓解我国食用植物油危机。
官春云共获科技成果奖20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省部一、二等奖,10项;发表论文200多篇(SCI收录12篇),出版著作及教材12部;获专利9项,育成油菜品种19个,推广2.1亿亩,新品种和栽培技术推广带动农民增收148.2亿元;支撑油菜相关企业4个。除品种大面积推广外,促进湖南油菜面积和总产从居全国第四、五位跃升为第二位,为我国油菜产业发展和带动农民增产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
教学方面,主讲课程有《作物栽培学》、《作物遗传育种学》等。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积极进行改革和创新,为国家培养了大批高层次人才。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省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
点击下载文件: |
上一篇:
下一篇: 赵振东院士